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卫生计生委2015年工作总结暨2016年工作思路

2015-12-16 15:17 来源:市卫计委
阅读次数:
字号:【

  卫生和计生工作都是重要的民生。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计工作稳中求进,稳步发展,呈现出了领导重视超历史、项目建设超历史、面貌改善超历史、惠民力度超历史等“四个超历史”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2015年工作情况

1.卫生三年攻坚成效显著。一方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从2014年启动,计划总投资100.8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心城区医疗机构、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207家乡镇卫生院、3667个村卫生室,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45.47亿元,占总投资的45.08%。各类建设项目720个,按照既定进度建设的有706个,占比98.05%。市县两级重点项目44个,按照既定进度建设的有42个,全面完工的有25个。另一方面,医改攻坚有序推进。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落实“无假日门诊”、预约诊疗等一系列便民利民优惠措施,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新农合参合人数452.5万,参合率达99.22%。新农合大病保险共补偿6369人次,补偿金额4807.88万元,大病患者人均补偿7549元;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市得到较好的落实。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18.41万份,建档率88.5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2.计生责任指标完成理想。今年来,我市卫生计生的主要考核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出“一升一降”良好态势。2014年10月-2015年9月,全市共出生64875人,出生率10.36‰,自然增长率3.92‰。符合政策生育率90.19%,同比上升2.33%,出生人口性别比105.99,同比下降2.91,保持在正常水平。统计质量较高,11个省考核单位在省里数据核查中没有出现重大出生错漏统问题,市本级和各区县市争创省优秀单位的来势较好。

3.中医药事业积极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今年,市财政已投入中医药工作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各区县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基本完成。9月,临澧、澧县、石门、安乡、津市、桃源、汉寿已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达到了我市县市区总数的80%。11月19日-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带领专家组对我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评审。

4.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启动。近年来,我市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及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各项指标位均居全省前列。我市被省卫计委推荐为国家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单位,成为全国40个国家级示范区之一。10月9日,全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在我市澧县召开。试点工作启动后,制定了《常德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7年)》,成立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力争通过3年努力,打造精神卫生工作的“常德模式”,努力实现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成果。

二、2016年思路及举措

(一)总体思路

围绕“健康常德”建设,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水平,打造泛湘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和健康产业基地。围绕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大优生促进、整治“两非”力度,创新计生服务管理,促进计生家庭发展。围绕创先争优目标,强化责任目标管理,加强人才队伍、作风行风、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升卫计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推进卫生三年攻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县乡村卫生服务阵地提质改造和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城区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重点抓好市一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血防院“建、迁、并”工作。

2.加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村级卫生服务全覆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层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职能。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承担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突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基本药物、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开展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辖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改革。加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制度与管理上的衔接和并轨,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资源;全面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药品零差率销售;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和项目进展监测,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规范使用和动态管理,加大重大疾病防控力度,进一步拓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探索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模式。加强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建设,积极试点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充分发挥卫生、计生职能,积极探索卫生与计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服务中心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模式;开展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医养结合试点,探索以医助养、以养带医、医养共赢的新路子,逐步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和养老院“医养结合”的一体化运行服务模式。

5.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建设。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积极支持医疗机构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城市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与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城市医疗联合体;县域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县域医疗联合体。在医联体内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

6.大力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引导群众依法生育、优生优育。实施《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落实整治“两非”行为长效工作机制,力争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正常。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区域协作、边界协作,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服务管理、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水平。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理、承诺办理、异地办理。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高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突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关爱帮扶、优先优惠政策,促进计生家庭发展。加强计生协会建设,实现计划生育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