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单位保障力度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按照“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要求,常德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就医条件,抓好卫技人员培训,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当然在工作实践中,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存在债务包袱沉重、基础建设落后、财政保障较低、专业人才短缺、村医年龄偏大等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将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一、关于“加强财政保障力度”的建议
一是督促区县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2021年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将区县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纳入重点工作督办事项并下发通报,督办各地逐步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保障问题,除武陵区足额保障到位,石门县、澧县、临澧县“公益一类”财政保障5万元左右,汉寿县、津市市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2万元左右,桃源县、安乡县、鼎城区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较低。今年常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年人均经费未达4.5万元区县市实行“一票否决”,以此激励各地争先创优,逐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常德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常办发〔2021〕2号,市县乡三级统筹安排近1.5亿元专项资金,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2018年至2021年,省财政每年投入2.46亿元加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修缮和设备配备。借此东风,我市建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8.41%,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救护车等设备配备率大幅上升。为推进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市财政以“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村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2021年安排行政村卫生室入驻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奖补资金200万元,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99.48%、公有产权率94.06%。三是进一步推动村医购买养老保险。明确落实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补助运行经费6000元/年(其中市级为市辖区每年行政村卫生室补助1500元/年,为省财政直管县每年行政村卫生室补助1000元/年),市财政安排行政村卫生室运行补助165.85万,2022年预算安排行政村卫生室运行补助165.85万元。优先保障60以下在岗乡村医生参保问题。通过这些政策的逐渐落实,基层卫生机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活力不断增强。
二、关于“畅通用人机制”的建议
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市卫健委牵头起草的《关于深化综合医改推进“三医”联动规范医疗行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若干意见》,对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问题进行了明确,待市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后施行。二加强用编指导。市委编办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力量保障工作,积极指导区县(市)及市属特定区域机构编制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人用编工作。同时,支持各地结合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发展需要,在核定的事业编制总量内,申报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培养学生等用编计划,并积极做好了进人用编相关服务工作。加强对区县(市)编制部门的业务指导,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际,在各地的编制总量内加大内部挖潜力度,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动态管理,重点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力量。探索实行网上诊疗、县级公立医院下派坐诊,以及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县聘院管”改革,按照医技人员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在县域内统筹调配编内医技人员资源,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技人员结构性缺员和力量不足问题。市编办继续指导各地机构编制部门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入编优惠政策,在核定的基层医疗卫生编制总额内,提供用编计划核准、人员列编办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确保满足人才引进用编需要。
三、关于“发挥基金杠杆作用”的建议
一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立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和转诊标准。推广县治、乡管、村访分级诊疗模式,建立转诊信息平台,规范转诊服务流程,对按要求办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手续的参保患者,起付线按同级医院标准提高50%、报销比例下降15%执行。通过调节不遵守管理规定患者自负费用的政策杠杆来约束转外医疗行为。从鼎城区情况来看,2021年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区外就医分别占总住院人数的32.4%和53.4 %,区外就医报销费用分别占总住院基金支出的52.4%和69.1%,形成转外就医偏高的原因:鼎城区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密集区域距市城区优质的二、三级医院较近,老百姓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愿望导致区外就诊的人次占比大;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诊疗水平有限,群众信任度不高造成病源流向区域外。二是加大医保制度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力度。梯次设置报销比例。我市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100%、一级医院报销95%、二级医院95%、三级医院90%进行报销;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一级医院90%、二级医院80%、三级医院70%比例进行报销。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起付线:政府办基层医院300元,一级医院500,二级医院800元,三级医院1300元。三是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收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医共体医保付费改革。我市在DIP(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中,结合基层实际,科学设置医疗机构等级系数,并建立1105个基础病种,让基础病种回归“基层”,合理引导医院收治病人,缓解三甲综合医院的“虹吸效应”,实现医保基金下沉。
非常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今后对卫生健康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20日
签 发 人:朱正权 联 系 人:石佳鑫
联系单位:常德市卫健委 联系电话:1587366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