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年委员:
您在提出的《关于加强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1.完善公职人员心里检测普查和入职评估机制
一是在我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尽快组建专业的心理检测和心理咨询辅导科室,可以开展公职人员进行心理普查,并逐步推开;二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精神,暂时还不能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入职考试时进行心理评估。
2.创新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机制
一是普及精神心理卫生知识。开展精神卫生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卫生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进机关,形成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关爱精神病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用人单位将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岗前和岗位培训,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加强对被监管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组织各地在“世界卫生日”和“世界精神卫生日”等主题节日,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市直各单位利用每月集中学习机会邀请市康复医专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市委党校主体培训班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切实增强干部自我调适、自我保健能力。二是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门诊。通过平安医院创建、等级医院评审等推动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开设心理治疗门诊,配备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员,为心理疾病高危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综合性医院及其他专科医院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推动监管场所、中小学、企业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三是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加快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站。以市康复医院技术力量为依托,建立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做好应急处置和心理干预,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组织开展心理援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信息。市城区设置了2家精神康复会所,依托市康复医院开设了24小时免费的心理援助热线0736-7870909,未成年人心理热线0736-7176922,建立秋平工作室等,专门为群众进行心理疏导,舒缓群众的紧张和焦虑心理。
3.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心理应激事件时有发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市按照《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和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要求,依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市、县、乡(社区)、村四级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市县两级卫生部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管理机构,配齐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明确卫生行政部门、专业机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流程和规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协作,不断推进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纳入年度健康体检范围,并逐步实施。在每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中将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列入培训课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满足干部职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推动区县市开设心理援助热线,组建服务队伍,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提供规范的心理援助服务信息,向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到2021年底,全市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城市达到95%、农村达到85%。
非常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今后对卫生健康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