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卫生计生委对市人大六届五次会议第149号建议的回复

2016-05-26 16:45 来源:市卫计委
阅读次数:
字号:【

唐孟元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加大慢性病综合防控力度,提高健康常德幸福指数》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建议很有见地,问题看得很准,对于加强我市慢性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委将认真采纳,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

1.完善慢性病防治工作机制。我委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工作,成立了主任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医政、疾控、农合、应急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根据当前我市慢性病防控形势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即加强慢性病检查、诊断,开展危害因素预评价和监测报告,加强慢性病防治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慢性病防控与文明卫生城镇创建、两型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形成“政府支持,部门合作,卫生牵头,社区参与”的工作机制。

2.加强慢性病高危因素管控。围绕慢性病致病的高危因素,在国家和省出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公共卫生政策和实施细则,如在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不准向未成人出售烟酒,公务接待中限制饮酒,严格控制接待标准,不准大吃大喝,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提倡步行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快淘汰高排放机动车辆速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督促企业节能减排,做好三污治理,搞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减少环境污染,鼓励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提倡施行工间操、定期健康体检等,推广劳逸结合、张驰有度的生活工作方式。

3.广泛普及预防保健知识。加强各级卫生部门、疾控机构、医疗专业机构与基层党政组织的密切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社区和村组基层组织宣传动员优势,采取媒体宣传、健康教育、集中培训、大型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全民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慢性病防治知识进机关、社区、工厂和家庭,持续有效地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普及活动,提高市民特别是慢性病高危险人群防病意识,自觉掌握健康饮食、行为生活卫生习惯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有关技能,推动建立全社会关注慢性病预防的良好机制。今后,我市将继续抓好公共场所禁烟行动,在居民小区、村民小组留足健身休闲用地,并大力兴建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健身设施,城市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人们健康出行。同时,围绕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结构变化的新形势、新特点,进一步创新卫生发展思路,调整卫生发展模式,继续完善个人、医疗机构和政府责任分担的体制机制,从结构和功能上完善“四个扩大”的原则,即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改善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方式。

4.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包括慢性病防治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 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服务人群。但从实施的情况看,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与目前严峻的慢性病流行形势不相适应。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我委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二是添置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三是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款专用;四是加强督导检查,搞好考核评价;五是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机制,做好分类干预。

5.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食品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在某些慢性病(如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不可轻视。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监则和评估的资金投入,持续不断地做好食品采样检测和安全性评价,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切实采取措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严防因食品有害因素导致的各类慢性病的发生。

慢性病综合防控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今后,我委将主动作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提升常德群众的幸福指数。

非常感谢你们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你们今后对卫生计生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5月26日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