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庆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垃圾规范化管理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您们提出的意见很有见地,近年来我委与市环保部门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废物处置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今后,我们将认真吸收您们的好意见,进一步深化各项举措,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1.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应该说,我市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在全省一直领先。2004年5月,率先在全省建起了首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机构——市安邦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运营及2016年的技改扩,安邦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医疗废物的安全收集、无害化处置的工作体系,日处置医疗废物能力已由8吨提高到了10吨,已能较好地完成常德市辖区内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2007年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常德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暂行办法》(常卫办发[2007]14号),2016年10月市卫计委、市环保局联合制定了《常德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规定》(常卫发[2016]58号)。自2010年起,我市医疗废物处置采取委托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收集并统一贮存本辖区内村(居)卫生室(服务站)及个体诊所的医疗废物,由安邦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定期收取、转运、集中处置,基本形成了“乡收集、县转运、市集中处置”模式。
但也有少数偏远村居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由于交通不便、收集成本高,存在集中收集不及时、私自处置,一烧了之等问题。今后,我们将会同环保部门督促安邦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面和转运频次,及时、稳妥处置医疗废物。同时,加大医疗废物收集监管力度,防止出现在转运过程中乱丢废物及传染病传播、环境污染风险,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医疗废物危害防范意识。近年来,我委与环保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了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宣传,不断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对违规乱丢医疗废物的事件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构建了全民关注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格局。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宣传专栏、标语、新闻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不断增强医疗废物处置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当前,我市正积极稳妥地推行分级诊疗和医疗联盟改革,通过构建科学的就诊体系,引导群众到正规的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就诊,控制医疗废物产生源头。
3.加大监管力度,严查医疗废物处置乱象。近年来,我委与环保部门均高度重视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监管责任,将其纳入了区县市和有关单位卫生和环保工作年度考评内容,形成了严厉打击高压态势。2013-2016年期间,我委查处了医疗废物处置违法案件10起。今年5月,又组织开展了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集中监督检查,下发了30多份监督意见书,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分类、暂贮工作。到目前为止,未接到关于医疗废物处置方面的投诉举报。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医疗废物处置的日常监督、培训教育、行政处罚等监管力度,确保规范管理,切断医疗废物处置流入废品收购站的源头。
4.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相关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设施。对部分偏远乡村卫生室及诊所医疗废物处置问题,我们将与环保部门一道向市政府汇报,强化区县市政府责任,落实专项资金,配备一次性锐器专用“毁形机”和医疗废物专用焚烧炉。各乡镇配备“医疗废物处置协管员”,协同环保部门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自行处置工作的日常监管,严查违规违法行为。
非常感谢您们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们今后对卫生计生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