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鹏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应全民关注“气”出来的肺癌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1.加强肺癌防控体系建设。肺癌是目前死亡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疾病负担重,防治难度大。影响肺癌发病的首位危险因素目前被认为是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及被动吸二手烟,大气污染也是诱发肺癌致病因素之一。当前防控肺癌发病的主要策略是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致病因素,早发现、早治疗,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肺癌致病因素复杂,控制措施单一,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针对当前肺癌防控的严峻形势,我市将根据国家和省的肿瘤防控规划制定全市防控措施,完善防控体系,强化督导考核,将肺癌等肿瘤防控工作列入卫生绩效考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我市肿瘤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有效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2.健全肺癌等肺部肿瘤防控服务网络。当前我市肺癌等肺部肿瘤防控基础工作,主要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强各级综合医院各型肿瘤医疗适应技术能力建设,组建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市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建立了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专科技术相互协作的防控服务网络。从2014年以来,我市武陵区申报为国家肿瘤登记试点区,连续3年开展市城区肿瘤登记、随访、报告等工作,获取了完整、有效、准确的肿瘤病例信息,分析并掌握市城区肿瘤的人群分布特征、肿瘤疾病负担情况与变化趋势,为下一步政府制定肺癌等肿瘤防控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加强肺癌等肺部肿瘤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医疗机构广泛开展体检、人群筛查、体质监测,切实加强肺部肿瘤的检出和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履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建立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免费提供肺部肿瘤防治的健康咨询指导,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监测与随访,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全面收集基础资料,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主要肺部肿瘤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防治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4.治理大气污染降低肺癌发病危险。治理大气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降低肺癌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我市将出台《常德市蓝天保护战专项行动(2017—2019年)实施方案》,拟通过为期三年的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加强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在工业企业日常监管、扬尘控制、垃圾和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治理等多方面发力,以管促治,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向深入;同时,通过定量考核,进一步夯实区县、部门责任,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社会尽责”的工作局面,达到切实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降低肺癌发病率的工作目标。
非常感谢您们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们今后对卫生计生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5月 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