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229号提案的回复

2020-06-15 09:25 来源:市卫健委
阅读次数:
字号:【

易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的提案》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中所做的工作

1.医养结合逐步兴起。2018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为开展医养结合指明了方向。民政局、卫健委对乡镇卫生院中长期闲置床位,转化为医养床位,就近为农村老人提供医疗和养老服务。市福寿颐康院、康福莱颐养院、武陵区颐养院等养老机构已经利用自身场地开办了医院。全市所有养老机构采取就近原则与医院、卫生院(所)签署了转诊协议,建立了绿色通道。同时,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开展远程服务和移动医疗,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及方式,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通过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专业行动,推动医疗卫生资源进城乡社区、进养老机构、进居民家庭,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率达到100%。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常住老年人每年开展一次免费身体检查和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指导及综合干预。通过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特困老人住院照料护理保险,全市参保老人超过45万。汉寿县锦源老年医养中心、石门县社会福利院、澧县怡天苑养老服务中心、常德福寿颐康园、武陵区福利院颐养院、嘉乐园寿星公寓、鼎城区康福莱养老院等医养融合示范点发展态势较好。

2.强化医疗服务,推进医疗养老结合。我市养老方式主要分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老龄人群提供了医疗服务。

(1)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温馨服务。居家养老是我市的主要养老模式,占老年人群的90%以上。对此人群,一是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多学科医生参与的服务团队,与群众签订服务协议,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全市已建立145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常住人口签约率达到30.58%,老龄人、计生失独家庭签约率100%,实现了应签尽签。二是医疗机构开设相关服务。通过开设老年病科、增设老年病床、开辟绿色通道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捷医疗服务,全市51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通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其中4家二级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3家二级医院开设了康复保健科,老人在享受医疗服务的同时可获得养老服务。2019年全市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建设完成“高血压专病(示范)门诊”软硬件建设,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高血压诊治和防控网络,将基层高血压防、治、管、访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有效融合。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每月组织医疗志愿者,深入乡村,开展以老年人为重点的免费医疗咨询、保健、诊疗服务,去年市卫健委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次。

(2)针对机构养老提供多样服务。机构养老是养老的新趋势,市卫健委对此给予大力扶持。一是针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模式,通过简化行政许可、给予政策优惠等措施予以支持,全市有20家养老机构开设了医疗机构,为老人提供集养老和医疗于一体的服务。二是针对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机构模式,市本级正在谋划筹备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建设养老病房,开展医养结合,2019年,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被省明确为安宁疗护中心试点单位。乡镇卫生院正在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模式。三是针对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联合模式。按照就近或择优原则,医疗机构与养老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医疗机构根据协议内容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养老机构未设立医疗机构的,均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3.优化医疗供给,提升整体保障水平。在建优建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医疗人才队伍上持续用力、长抓不懈,不断丰富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5196个,开放床位39679张,千人拥有床位6.78张;全市拥有各类卫计人员35750人,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7人、注册护士2.78人。

4.专业养老服务力量初具规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着力培养“一人多技”专业人才,全市现有专业养老护理员1200余人取得国家养老护理资格证书。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在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紧急救援、健康指导等个性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

我市医养结合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大、行业发展动力不足、专业人才支撑不够的问题。

三、下步工作安排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福利彩票基金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要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完善购买服务内容,推进政府补贴+购买服务模式,建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财政补贴制度。要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公益二类激励”政策,提升基层服务服务能力。

2.加大医保支持力度。要在老年人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上出台相关支付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定点范围。研究可行措施,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发挥湖南常德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设置相关专业,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职称评定、薪酬保障等相关政策,提升老年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非常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今后对卫生健康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15日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