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秋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切实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建议
我市按照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行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全市已组建13个医共体,旨在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实行“总额打包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支付方式,引导人才、病员、基金“三个下沉”,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职责清晰、分工协作、有序竞争的管理新格局和分级诊疗新秩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目前各县市区正在制定和完善内部运行及管理考核性文件,牵头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专家蹲点指导、巡回医疗和业务讲座,同时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视频教学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进修轮岗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二、关于加大政府投入,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建议
1.政府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政府的医疗投入包括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和对医保基金的投入等。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呈上升趋势,2019年,财政部门为市县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补助53621万元,比2014年的36296万元净增加17325万元。对医保基金的投入包括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据统计,2019年市县财政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达到343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筹资标准连年增加,2019年的标准达到740元/人·年,其中各级财政补助520元/人·年,约占总筹资的70%,市县财政共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补助了32727万元,比2014年的20542万元净增加12185万元。
2.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才能得到较好解决。为促进医院收费标准的合理化,从2019年下半年起,市卫健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利用专业咨询公司的优势,由市财政局投入20万元医疗服务成本调查经费,通过近半年的时间,在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抽样完成医疗收费成本调查,并于2020年2月出台了《常德市医疗保障局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常德市财政局关于规范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常医保发〔2020〕3号),通过提高体现劳务价值性收费,降低检查性收费等手段,引导医院合理医疗,规范医疗行为,达到医疗收费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的目的。2016年起,为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1523万元药品零差率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负担;2019年,省医保局、省卫健委、省财政厅又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医保发〔2019〕40号)文件,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耗材加成。此项政策又将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为积极落实上级政策,2020年起,我市开始搭建低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平台,利用带量采购的优势,降低耗材采购价格,进而降低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目前采购平台和价格监管平台正在搭建过程中,预计今年5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当然,我市的卫生投入与卫生发展仍未相适应,还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但这与财政有关,有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
下一步将逐年提高对公立医院的常年拨款基数,落实乡镇卫生院“一类保障”,全面推行药品及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继续开展行风整治,集中针对“药品回扣、骗取基金、乱收费、过度医疗、态度生硬”等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六项教育”,组织力量全面排查问题,狠抓正反两方面典型,加大违纪案件曝光力度,全面优化医疗流程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通过实施全市门诊病历通用、检查结果互认等措施,减少重复检查、重复开药,不断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非常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你们今后对卫生健康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监督。
常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