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民心坐标 厚培健康沃土
从“看病远”到“专家就在家门口”,从“重复检查”到“结果互认”,从“养老难”到“医养融合”——常德市以百姓健康需求为导向,在沅澧大地上推进一场有温度、有力度的医疗改革。强专科、沉资源、优服务、织密网......,常德正让“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成为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书写一份融入民心的健康答卷。
强专科、沉资源:把好医生送到百姓“家门口”
“以前乡镇卫生院看不了的病,得往市里跑好几趟,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专家看,连复杂的心脏手术都能做!”鼎城区冠心病患者刘女士康复后连声称赞:“术后一周,社区医生还拎着医药箱上门帮她换药,这服务很贴心!”
常德市多举措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一方面,启动“专科突破计划”攻坚专科诊疗能力提升,聚焦心血管、肿瘤等急危重症专科建设,全市获评31个省级重点专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一方面,为破解基层医疗“人才荒”,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2025年定向招聘17名应届医学生、10名资深医师。

巡回医疗队授牌仪式
把好医生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常德市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每年选派10名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卫特派员”驻乡镇,同步推行“执业医师常态化下基层”,236名医务人员下基层传帮带;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6支市级、59支县级巡回医疗队常年奔走基层,累计诊疗患者59716人次。
减负担、提效率:把优服务送到百姓“心坎上”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不用换个医院再反复检查了,不仅节约了时间,也省了钱。”转院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李先生因为近期的检查结果互认,免去了重新检查的烦恼。
常德49家医院实现213项检查结果互认,破解医疗机构重复检查民生痛点。截止九月底,累计互认68.25万人次;全市推行“一号管多日”服务62万余名患者,很多老人高兴的说“看专家号再不用担心每周抢号了”。

全市14家医院试点“免陪护”服务
全市14家医院试点“免陪护”服务,有效纾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民生难题。武陵区的王阿姨感慨:“以前老伴住院,我得日夜守着,现在有专业护理员,我能放心回家休息了。”

规范设置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
聚焦“多头跑”难题,全市5家三甲医院实现检查“一站式”预约和床旁“一站式”结算。同时,48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设置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便捷又暖心。
强基层、织密网:把健康守护做成百姓“身边事”
为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常德市组建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增47个特色专科。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上,遴选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创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实现了百姓“小病不出乡”。
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名医大讲堂”选派副高专家下沉授课,1700名乡村医生培训并通过考核。
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提供健康服务管理
2383个由县级医院医师、乡镇卫生院全科(专科)医师、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组成的“1+1+1”的家庭医生团队,织密一张基层健康管理网,签约255.72万人,为119.34万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全市1502个村卫生室全部实现医保门诊统筹即时结算,农村居民看病买药“即付即报”,便捷度大幅提升。
防未病、守健康:把公卫保障铸成百姓“安全网”
“社区医生每月上门测血压,指导控盐控糖,我的高血压现在控制得稳稳的。”武陵区穿紫河街道的退休教师陈大爷对社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赞不绝口。
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是保障全民健康的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策略。全市着力构建“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体系,将健康防线不断前移,选派74名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入驻91家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报告审核、防控指导等。全市55家二级以上医院应用国家前置软件实现传染病监测预警,全年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肺结核、艾滋病发病人数、发病率实现“双降”,公共健康防线越筑越牢。
常德市第37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服务活动
常德市开展全域蚊媒传染病防控专项行动,阻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传染源;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开展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减盐减油”宣传倡导,在行政机关、企业、养老服务机构、学校、医院推动建没170个营养健康食堂(餐厅、百优食堂)。随处可见的健康跑道、健康主题公园,市、县、乡各级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主题活动,还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健康公益广告.....,从“治已病”转向“管未病”,一张纵横交织的健康网,是常德卫健“未雨绸缪”的远见,旨在让市民少得病、不得病,赢得健康管理的主动权。
佑妇幼、护老弱:把温情关怀融入百姓“生活里”
“医院有无障碍通道和优先窗口,医生还帮我把药的用法写在盒上!”78岁的张爷爷在常德市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满心踏实。
走进常德处处体现老年关怀。全市2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针对老年多发病提供延伸处方和上门护理。全市9家医院开设了养老中心,25家医养结合机构提供近9000张床位,全市21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值得一提的是,13家医院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7大类30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近5700人次老人足不出户享受到了优质护理服务。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全面实施出生缺陷防治,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高位,构筑起牢固的儿童健康成长免疫屏障;全面开展生殖健康保护、生育友好创建、儿童健康关爱、母婴安全保障、保健服务提升等六大行动;适龄女孩的HPV疫苗接种,加强产科门诊建设管理和儿童多种疾病的监测指导,“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等便民措施为妇幼健康护航。
2025年职工托育职业技能竞赛
为解决“带娃难”问题 ,全面推进“普惠托育政策”落地。174家备案托育机构提供2万多个托位。发放3548张消费券,举办职工托育职业技能竞赛提升照护水平。
从生命晨曦到夕阳晚晴,这份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体现了常德城发展的温度与文明的高度。
健康,是民生福祉的坚实基座,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最暖底色。以民心为坐标的健康变革,正将优质医疗资源沉到基层、将温情关怀送入家庭,一步步把群众心中的期盼变为日常可感的现实。未来,随着健康常德建设的持续深化,这份有温度的健康答卷,必将书写出更富获得感、更具生命力的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