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领 服务创新 常德纵深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银发健康新路径
常德作为湘西北较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城市,老龄化程度突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全省平均水平,养老服务需求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养复合型服务”加速转变。
近年来,该市以国家相关政策为纲领,通过健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场景、夯实基层基础,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老年健康服务网络,打造了医养结合的“常德样板”。
体系重构: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搭建
在顶层设计上,常德将医养结合纳入多项规划。目前,全市28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均设老年医学科,9家医院开设养老中心,配备130名专业护理人员、1561张医养床位。13家医院推行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7大类30个项目,累计服务5682人次,让高龄老人足不出户享受专业护理。
常德开展免陪照护能力提升培训
同时,常德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实现基层老年人重大疾病快速救治。
针对“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痛点,14家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由专业护理员在护士指导下提供服务,既解放家属,又让医疗照护更标准专业。“以前老伴住院我得24小时守着,现在有专业护理员照护,我省心多了。”家住武陵区的王阿姨感慨道。
服务创新:安宁疗护与医养项目的多维探索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由多学科专家组成“MDT”团队,为460例患者提供全周期服务,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100%。作为全国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湖南省安宁疗护示范医院,该中心已培训2078名医务人员,成为区域性技术指导与培训基地,并正探索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服务链。
安宁疗护学术会交流经验
在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上,常德呈现多点开花的创新态势。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武陵区政府共建慢病管理中心,同时与常德市社会福利院、爱颐家医养中心对接,100张临床床位即将转型为医养床位,其人民路院区以“康养”为主,建设养老公寓,以收治失能失智老人为主。常德市康复医院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即将投用,500张床位将重点收治失能、半失能及临终关怀老人。
基层筑基:94万老人建档背后的健康守门人机制
“李奶奶,这个月血压控制得不错,继续按时吃药啊。”武陵区社区医生小张背着家庭医生服务包,上门为82岁的李奶奶做慢病随访。在常德,像小张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已为94.46万名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49.21万名老人提供包含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在内的全项目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上门为老人开展服务
作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常德推动210家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住养老人提供慢病管理、急诊转诊等定制化服务。武陵区创新推出的“智家服务包”颇具特色——与移动公司、连锁药房合作开发三款健康服务套餐,其中健脾祛湿包、通络止痛、舒缓安神等中医特色服务深受老年人欢迎,真正实现了“健康养老”与“中医国粹”的融合。
下一步,常德将重点推动康复服务进社区、中医服务进家庭、“互联网+”服务全覆盖等工作,以政策和创新为支撑,在医养结合的画卷上勾勒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让每一位老人安享健康晚年,让银发经济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