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省时!常德一医“预住院管理模式”缓解眼耳鼻喉患者住院难
新年伊始,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综合病房住院的患者明显增多。为应对就诊高峰,缓解住院难,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综合病房负责人、眼科副主任张键及病房护士长张克美指导并带领医护人员大力推行预住院管理模式,今年1月至2月共收治预住院患者85人次,预住院收治人数创历史新高。
眼耳鼻喉综合病房负责人、眼科副主任张键与科室医护人员查看一名眼角膜溃疡的患者
省钱省时 “预住院”缓解住院难
“你们医院这种预住院模式很好,三天内就能安排床位,既治得好病,还帮病人省钱省时。”家住桃源的刘先生患有鼻窦炎,常年鼻塞、流涕、涕中带血,今年正月初九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在没有床位的情况下,眼耳鼻喉综合病房的医生为刘先生开了预住院住院证。刘先生当天做完术前检查后便回了家,安心等待医院的通知,于正月十二入院手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
据了解,预住院等候的这3天,医院不收取刘先生的床位费、护理费、诊查费等费用,且刘先生术前相关检验检查费用自动纳入住院费用并享受医保规定待遇。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复平与医生江璐为眼耳鼻喉综合病房的预住院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以前的就诊高峰,常常是很多病人开了住院证但住不进来,没有床位,大量的住院证积压在科室,预住院实行后,病人能及时住进来,现在很少看得到积压的住院证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璐医生说。
预住院是针对疾病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符合住院手术指征的择期手术患者,在病区暂时没有床位收治的情况下,通过办理预住院的形式,于正式入院前3天内在门诊完成术前检验检查等项目后安排床位正式住院,随后尽快实施手术治疗。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综合病房推行预住院模式后,有效提高病床利用率,缩短病人等待和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了住院难,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和点赞。
应对就诊高峰 医护人员忙碌是常态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综合病房有8名医生,负责管床的眼科医生有3人,负责管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有2人,护士12人。病房的42张床长期加床至52张,就诊最高峰时期床位加至近60张。开展预住院工作让病人满意的背后,是该病房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付出。
眼科副主任医师余德成在眼耳鼻喉综合病房检查室为一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
预住院日间手术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工作
“工作的节奏非常快,加倍地忙了”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郭睿告诉笔者,以前病人住院,要先检查,第三、四天才能做手术。预住院实行后,病人当天收入院,第二天就能手术了,她的手术量从一周十一二台倍增到一周二十几台。
眼耳鼻喉综合病房负责人、眼科副主任医师张键一天的手术量可多达十余台;眼科副主任医师余德成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上班,七点半到达病房为病人检查,随后就开始了一天的门诊工作及手术;眼科主治医师唐蕾管床病人数最高达到了26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黄园今年1月在眼耳鼻喉综合病房上班,有一天接连为患者手术,从一早做到晚上七八点,回到病房后还与当天入院的新病人谈话、书写病历,而就在几个月前,她因生病经历了一场大手术;郭睿医生今年2月起在眼耳鼻喉综合病房上班,经常每日工作达十四、五个小时。
尽管加班加点忙碌是常态,但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综合病房全体医护人员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开展预住院工作,为应对就诊高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自身辛苦指数换取了患者的幸福指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