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疾控提醒:新春开学季,传染病防控要重视
根据安排,常德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将于2月12日报到,2月13日正式上课。
新春开学季,也是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水痘、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是传染病的高发地,且易引起传染病暴发和流行。为保障师生健康,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常德市疾控中心发布新春开学温馨提醒。
春季学校部分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者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密闭不通风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
主要症状:流感通常急性起病,发热(高热可达39-40℃),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明显,如头痛、肌痛、乏力等。体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主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少数患者持续发热,并出现肺炎相关表现。
3、水痘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4.诺如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
主要症状: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在幼儿园和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容易引起暴发疫情。
传染病防控 学校及托幼机构篇
1.应制定方(预)案,严格落实各项制度
落实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并及时更新传染病防控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复课证明查验、通风消毒等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
2.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应强化食品、饮用水安全管理
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材新鲜、生熟分开,餐具清洁,预防食源性疾病。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防范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4.应做好信息收集、汇总和报告
应指定专人负责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信息收集、汇总与报告,一旦发现疫情,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属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5.应做好防疫物资储备
根据需要配备充足的消杀、个人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
6.应加强防病知识宣传
利用家长会、主题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向师生家长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其防护意识。
传染病防控 师生篇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常通风,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物品;科学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吃熟食、不喝生水;保证充足睡眠,适时增减衣物,每日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
3.积极接种疫苗
对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接种疫苗是经济且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4.加强健康监测
师生员工如确诊传染病,需第一时间主动向学校相关人员报告,不带病上学上班,配合隔离等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在临近开学之际,让我们携手共进,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茁壮成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