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后疫情时代”的津市中医人群像
朋友,当你周围几乎都是“ 阳性”病人;当你高烧40多度而不退;当你的爱人分娩尚未满月;当你病得腿都站不稳;当你的小孩一个3岁、一个才1岁;当你7岁的“大”宝,在家照顾3岁的“小宝”;当你错过吃饭时间、寒冬腊月不得不吃冷冰冰的卤粉、炒粉……
你选择在家呵护黄发垂髫的宝宝?你选择在家悠闲的烤火?你选择热气腾腾的饭菜?
不!他们,选择重伤不下火线;他们,选择顶风逆水;他们,选择刀尖上的舞蹈——
【重伤不下火线】-检验科
12月9日,国家审时度势,对肆虐3年之久的“新冠”全面放开。虽然,“奥密克戎”的毒性已成强弩之末,但,大面积感染随之而来;医院,更成为“重灾区”!津市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更成为“灾区中的灾区”!历来,他们就是津市核酸检测最多的科室(负责主城区、乡镇、澧县洪湖区群众的核酸检测);平时,平均每天检测核酸4000管;后降到3000管;放开后,经控制再控制,依旧是每天至少1500管!
因不可避免与“新冠”阳性病人近距离接触,如:为农村群众核酸检测车接车送;检验科工作人员次第“中招”!——有的共产党员咳嗽得连话都讲不出来!而群众不明就里、电话不断:“我的核酸结果怎么还没出来!”“我要到哪里去哪里去,结果再不出来我就要误车了!”“你们这么慢吞吞的,还是不是专业医院?”……其实,检验科在疫情没放开时,每90支管,检测时间为3个小时;放开后,因“阳性”病人从25%猛增加到50%,每90支管检测时间必须至少6个小时(“阳性”要复查,慎之又慎)。
刘书庭,已七八天没回家;就住在医院,而他的妻子,分娩还不到一个月!因为自己“阳性”,他不敢回家;干脆把衣服带在车上;在12月25日,自己掏钱,在宾馆住了一回。——刘医生不是去度假的,是因为,七八天没洗澡了!洗完澡,浑身冒汗,急匆匆赶往医院。
科室主任廖传辉,一直没有回家;孩子,就由同是本院护士的妻子照看。
文章,咳得一塌糊涂,简直会背过气去,喉咙里像放了刀片;没有休假。
雷雪莲,吃了3盒止疼药,一直咳个不停;没打退堂鼓。
钟诚、王琴,24小时连轴转。
钟佳文,咳得受不了,打了2针止疼药,照常上班;第二天照打止疼药,在西药开不到的情况下,自己抓中药服用,没有耽误一天上班。
刘微高烧到40几度,腿都站不稳,拖着极其虚弱的身体,重伤不下火线,依旧坚守在第一线。
钟佳文一家人全感染;骆紫平一次性买了3盒退烧药,家里老公也感染了;雷雪莲老公、孩子感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他们没去医治家人,选择了病患。
廖传辉、王琴、钟诚3名没感染的医务人员,却天天生活在“阳人堆”里……这些检验科医务人员,平均每天要检测出750个左右“新冠”阳性病人!
——大江流日月,高天行风云。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血透科
有没有闯过“关卡”,偷偷来医院上班?上班后选择不回家?自掏腰包住宾馆的医护?有!血透科护士长刘力琴就是。刘护士长住在澧县城关。解封之前,津市在临津桥设有“关卡”,澧县方面的过客,一般不得进入津市。刘护士长“耍小聪明”、想办法、“偷偷”进入津市到医院上班,且来了就没准备回家。累了困了,宁可自费住宾馆。被局外人称作“傻护士”,为病患,像“吃了蜜蜂屎一样”!
“血透科”几乎住的尿毒症、肾衰竭、婆婆姥姥,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现有护士7名,5人“阳性”;病人73人,20多个“阳性”。这个科室上班情况也特殊,一般从早上7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或从下午6点上到次日7点;中午不休息,中饭通常是下午2点半,晚饭为半夜11点!吃的是方便面,或冷冰冰的卤粉、炒粉;因实在没胃口,有的护士,原封未动;一年遥遥365天,每名护士几乎只能休息宝贵的一天!“阳性”护士护理“阳性”病人,家常便饭。有的高龄病人因吃多了等原因,夜半三更呕吐腹泻,护士要张罗病人屙屎屙尿,清理秽物……患者胡某兰,因护理她的女儿阳性已回家,胡婆婆突然在透析机上大便。护士没有半点嫌弃、畏惧,为胡婆婆接屎接尿,端茶倒水。一天下来,护士的手无不浮肿。——这些护士有的不过二十多出头啊,也还是家里的娇娇宝啊!血透科的病人“阳性”多,更主要是有基础病,动不动就要抢救病人,动不动就要为病人量血压,动不动就要招呼病人拉肚子……血透科专业性强,随便从别的科室叫个护士,顶替不了!7名护士,同频共振,不辱门楣;从不叫苦叫累,从不给医院提条件。
护士黄国英,自己 “阳性”;小孩一个3岁,一个才1岁。小黄只休息一天,将孩子甩给公公婆婆;为病人透析,一例下来,就是4个小时。
护士刘泓,高烧到39度,护士长催了她多次,她才怏怏离去。(刘力琴:小刘[刘泓]高烧到39度多,脸都变丑了!我劝了她五六次,要她回家休息。她说:“姐妹们都在一线,我们本来人手就不够;大家‘阳’了的有四五个;你们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怎么好意思‘躺平’?!我还能坚持!”好容易才把她劝回去了!)
血透科长期需要加班,只要在群里发个微信;或凌晨打个电话通知,姐妹们都火急火燎赶来上班,从来没有人讲价钱、说啰嗦话。刘力琴的孩子才6岁,10多天来,孩子一直由婆婆管吃管学管玩管睡。以至于孩子噙着眼泪,无助的问:“妈妈呢?”每每这时候,刘护士长无不背过脸去,揉揉不争气的眼泪……
这群不少“阳”了的病人,姐妹们可把病人当作“手心里的‘宝’”:给病人买饭菜、付护工费、到商店买水果买蛋糕……
[病患家属“阿霞姐”]:你们是一群最美的白衣天使!你们太不容易了!病患和家属都理解你们的辛酸。不要理睬那些责怪你们的个别另类!)
——限量版的“提篮女神”。
【无情未必真豪杰】-临床科室
眼科护士长程蓉,本来她的“阵地”是10楼,疫情放开后,病患暴增;哪个科室缺人手,哪里就能看到她;主动上10楼、11楼2个科室的班;自嘲是“救火队长”。业务院长鲁艳军,忙得“拒绝”了采访,一头扎进电脑上病患海量的病历之中。
感染二科护士长袁艳平,老公就职于津市监狱,监狱的特殊性,使得老公基本上是被“扣”在单位,回不了家;孩子的事,做不到任何指望。小袁的孩子,一个7岁,一个才3岁;这段时间,因为负责带2个孙子的婆婆“阳”了,袁护士长要护理48个病人,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医院;家里,出现了7岁的大宝,带3岁的小宝的“奇葩”现象!
人心都是肉长的,袁护士长的就是一块钢铁,也不乏绵绵柔情:
(袁艳平:无情未必真豪杰!无论从哪方面讲,我都对不起才几岁的宝宝!两三岁、六七岁,都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天使。但我的天职,是护理我的病人……)
无独有偶:康复科护士长马艳;内二科护士长刘慧……无不对病患扫榻相迎、休戚与共……
兰在幽野,梅浮暗香。
他们,不为“刀头争功,马背夺官”;
他们,为他人撑伞;
他们,并不光鲜……
——谁是最可爱的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