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人民医院:打造多学科协作模式 为生命保驾护航
多学科诊疗是一种通过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方案的先进诊疗模式,在提升诊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缩短诊疗周期和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诊疗模式相比,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更鲜明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汉寿县人民医院不断探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开放协作为理念、以多科团队为支撑、以精细管理为保障、以多方协同与科研创新为动力的医疗服务模式
打破学科壁垒 实现精准救治
93岁李奶奶(化名)盆腔内占位性病变达27×13×27.7cm,几乎占据了整个腹腔,肠管、膀胱等重要脏器已被严重挤压移位。更严峻的是,李奶奶的心肺、肝肾功能均处于老年衰退状态,麻醉耐受度极低,面对超高龄患者合并巨大卵巢肿块的复杂病例,医院迅速组建由妇科牵头,手术/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各科专家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共同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预测并发症并制定应对预案。这种"一站式"诊疗模式避免了患者辗转各科会诊的奔波,在最短时间内为高龄患者制定了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治疗与风险最优化,最终成功切除肿块且患者平安康复。
多学科协同作战,2小时精准切除巨瘤
汇聚多科智慧 优化诊疗流程
孕7月余的初产妇小宁因急性腹痛被紧急送到汉寿县人民医院产科。接诊医生迅速查看产妇,反复听诊无明显胎心,随后急诊B超证实胎心微弱且缓慢,在敏锐识别可能存在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产科严重并发症后,医院迅速建立了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科联动机制。通过产前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团队全面评估产妇及胎儿状况,精准预测分娩风险,汇聚多科智慧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分娩过程中各科专家实时待命、无缝衔接,这种协作模式将以往串联式的诊疗流程变为并联式同步进行,极大提升了救治效率,同时产前已好详尽预案。当新生儿发生窒息,产妇发生胎盘早剥、凝血功能障碍危机时,团队是在“执行预案”而非“仓促反应”,从容和秩序取代了紧张慌乱,确保了母婴安全。
快速应急响应 提升救治效率
17岁少年小赵(化名)因严重外伤被接上救护车后,急救人员一边急救,一边与医院创伤中心实时连线,提前传递伤情信息,按照MDT的“效率”理念,它打破了“患者找医生”的传统,创立了“医生等病人”的应急模式。从创伤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急诊绿色通道即刻畅通,重症医学科、普外科、麻醉科、输血科专家迅速集结,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共同制定抢救方案。这种多学科同步评估、同步干预的模式,极大压缩了决策到执行的时间差,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随后外科紧急处理创伤源,麻醉科维持生命体征,重症医学科提供后续支持,MDT确保了患者在生命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一个连续、完整的生命支持网络。最终,小赵的病情转危为安且逐步稳定,已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整合医疗资源 发挥团队优势
53岁的金先生(化名)不慎从18米高空坠落,身体遭受重创,危在旦夕。汉寿县人民医院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创伤救治流程。120急救团队现场快速评估,实施扩容、止血等稳定措施,并快速转运。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室协作,完成抗休克、CT检查及紧急多学科会诊,迅速明确诊断(创伤性休克、多发骨折、多脏器损伤)。介入中心在手术/麻醉科、输血科支持下,顶住压力成功实施血管栓塞术,止住致命性出血。患者后续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肾衰竭、呼吸衰竭、感染等),重症医学科牵头,联合临床药学、营养科等,通过CRRT、机械通气、精准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稳定病情。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骨科团队分两次完成了骨盆和肩胛骨的确定性复位内固定手术。患者最终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救治获得成功。
急诊抢救中
高空坠落伤为复合伤,涉及创伤、出血、感染、营养、康复等多方面,伤情重,救治难度大,远超单个科室的处理能力。MDT模式将分散的专科技术集成为最优解决方案,同时强调治疗过程的动态性和紧急性:介入科解决看不见的腔内出血;骨科处理骨骼结构的稳定;ICU掌控内环境的平衡与生命支持;临床药学与营养科提供精准的药物治疗与代谢支撑,各科室不再是孤立的“技术提供者”,而是共同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综合体”,最大程度发挥了团队优势,决策与风险共担,最终将最大的获益带给患者,实现了1+1 > 2的救治效果。
汉寿县人民医院的MDT模式通过打破学科壁垒,避免了单科思维的局限性;通过优化流程、并联作业,大大缩短了诊疗时间;通过快速响应、同步干预,显著提升救治效率;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升了整体医疗质量。这种模式为复杂疾病、危重症和高龄高危患者提供高效救治优势,真正体现了“生命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崇高医学宗旨。
未来,随着医学分科不断细化,多学科协作将成为医疗机构的必然选择。汉寿县人民医院将继续建立高效协作机制,不断提升急危重症和复杂疾病的救治能力,真正为人民群众筑起牢固的生命健康防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