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子突然脑死亡 父母捐献器官挽救3人生命
5月31日凌晨5点22分,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的医护人员在常德市红十字会的协作下,终于完成36岁刘某的器官捐献工作。随即,刘某的肝脏和肾脏分别进入国家分配系统,当天移植到3位器官衰竭患者体内。这一场器官捐献接力,彰显出刘某及父母的大爱,更体现出常德市红十字会、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器官捐献协调员等工作人员的无私贡献,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医者仁心的感人故事。
张氏夫妇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字
5月29日晚上6点,慈利县某村的张氏夫妇一起务工回家,36岁的儿子刘某正在家准备做晚饭。突然,刘某感觉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躺在床上也无法缓解,并且越来越严重,渐渐失去意识。两老见儿子昏迷不醒,浑身冰凉,立即拨打120送往当地县人民医院急救,但由于病情太过危重,医院建议以最快速度转诊上级医院。抱着一丝希望,两老在5月30日一早将刘某转入第一人民医院ICU进行抢救。但是,刘某病情过于严重,生命体征已经消失,不能自主呼吸、血压完全靠药物维持,医护人员极力挽救也无力回天,最终鉴定为脑死亡。
全体医护人员向刘某遗体默哀
悲痛之余,张氏夫妇了解到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做出让人敬佩的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让儿子的生命得以延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赵新建得知此消息后,将两老推荐给常德市红十字会,两老含着眼泪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预示着刘某的器官捐献正式进入流程。
在确认达到不可逆脑死亡状态后,经过相关医疗工作者评估,最终确定刘某的两个肾脏和一个肝脏可以用于器官移植拯救他人生命。器官移植手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器官获取团队全力技术支持,采取一切办法维持刘某生命体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器官捐献协调员守护在张氏夫妇身边进行心理安慰。
5月31日凌晨,器官获取团队顺利完成刘某的器官捐献手术,在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刘某完成在人世间的最后使命。母亲张氏含泪对在场人员说:我曾经是一名村妇女主任,带头实行计划生育生育一个孩子。如今,孩子走了,我的家庭破碎了,如果能挽救其他家庭,我也是光荣的!她还介绍,孩子生前也非常乐于助人,相信他也会同意父母捐献器官的决定。听完老人的话,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之感动。
人体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给许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等待一个健康的器官成为器官衰竭患者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但是,在中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例只有1:150。目前,我省只有9家有资质的医院可以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1994年开展该项手术,也是全国实施移植手术最早的医院之一。据了解,我市今年已完成了11例人体器官捐献,市红十字会同时呼吁,希望更多人能参与进这一公益爱心事业当中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